昆曲走出“深閨” 古籍送到“指尖” 讓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在新時代煥發(fā)蓬勃生命力
溫潤水磨調,水袖翻飛中,昆曲小劇場一票難求,很多觀眾是年輕人;藍印花布的應用更加貼近日常生活,第四代“小傳人”在學校里傳播非遺技藝;博物館里,游客戴上AR眼鏡與歷史人物“對話”……傳統(tǒng)文化正逐漸適應市場規(guī)律和新的傳播方式,在“變與不變”中呈現新的時代內涵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(fā)展座談會上強調,要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,傳承發(fā)展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如何更好地傳承發(fā)展?記者調查發(fā)現,傳承和傳播中的創(chuàng)新探索,讓中華民族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以嶄新面貌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,傳統(tǒng)文化不斷煥發(fā)蓬勃的生命力。
走進校園,年輕人接過傳承“接力棒”
位于南京朝天宮的蘭苑劇場,是很多昆曲愛好者的精神家園。每到周六,劇場常常一票難求。慢節(jié)奏的昆曲,在越來越快節(jié)奏的生活中,為何會變成年輕人的“良辰美景”“賞心樂事”呢?
“守正是基礎,創(chuàng)新是關鍵。”省演藝集團昆劇院院長、梅花獎得主施夏明認為,一方面要堅守傳統(tǒng),典雅的唱詞、婉轉的唱腔、一桌二椅的表現形式都是昆曲最鮮明的特色,也是吸引觀眾“最核心”的因素;另一方面也要順應時代,省昆劇院一直在做這方面的嘗試,比如新創(chuàng)作的《世說新語》《浮生六記》等傳統(tǒng)劇本,《梅蘭芳·當年梅郎》《瞿秋白》等現代劇,表現形式更符合觀眾的審美。
曾有一段時間,昆曲也是“養(yǎng)在深閨”,很難走向市場。2000年以后,隨著網絡興起,一些愛好者在網上建起昆曲討論版,在校園內引起反響。既然大學生喜歡,能不能讓昆曲進校園呢?在省委宣傳部、省文化廳的推動下,省昆劇院走進南京各大高校,演出折子戲現場賞析互動,還幫助學校建立昆曲社團,在高校培育年輕的戲曲愛好者。
回憶起蘭苑劇場的“成名”歷程,省昆劇院原副院長王斌深為感慨。為吸引更多觀眾,演出前舉辦賞析昆曲的公益講座,演出時主持人還會講析其中唱段。同時,劇團來到公共空間進行戲曲推廣,比如昆曲演員走進地鐵、高鐵與乘客互動;省昆劇院最早還打出宣傳語“坐著高鐵看昆曲,長三角一日還”。
同樣作為非遺,南通藍印花布在前人技藝的基礎上,吸收其中的精華在研究中創(chuàng)新、在創(chuàng)新中傳承。
藍印花布原用于被面、蚊帳、門簾、包袱布等傳統(tǒng)物件,南通藍印花布博物館館長、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吳元新和團隊創(chuàng)新推出臺布壁掛、絲巾領帶、包袋、鞋帽、玩具、工藝品等系列產品,既保留藍印花布的含蓄質樸,又突出實用價值。“融入百姓生活,創(chuàng)新有了根、有了魂,才能夠得到有效傳承。”吳元新說。
吳元新還不斷拓展藍印花布的生存空間。他與藝術大師韓美林合作,將十二生肖、天書、巖畫、數字等元素大膽運用到藍印花布中,受到市場青睞。他還參與舉辦藍印花布非遺傳承人培訓班,培訓400多名來自全國的傳承人,并與視頻平臺合作開展直播業(yè)務,讓一批批創(chuàng)新藍印花布走向市場,走進人們的生活。
技術賦能,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“觸手可及”
不久前的第十九屆中國(深圳)國際文化產業(yè)博覽交易會上,《江蘇文庫》數字資源庫瀑布屏引人圍觀。
“3個55寸屏拼在一起,700多冊《江蘇文庫》圖書封面在屏幕上實時移動,視覺上形成如瀑布一般的奇妙效果。”江蘇鳳凰出版?zhèn)髅焦煞萦邢薰緮底只行母敝魅尾塘⒏嬖V記者,“瀑布屏中的內容直接對接《江蘇文庫》數據庫,點開其中任意一個封面,讀者就可以進行相應的數字閱讀。通過大屏幕,《江蘇文庫》的古籍文獻以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現給讀者。”
在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傳播過程中,古籍傳播是一個難點。《江蘇文庫》數據庫目前可在線閱覽前四批出版的所有圖書,共726冊,第五批也即將上線。普通讀者通過電腦、手機瀏覽,古往今來大量的經典著作變得“觸手可及”。他們還嘗試將厚重的古籍與更多人的日常生活產生連接:比如采取定制打印方式,讓讀者從《江蘇文庫》數據庫中選取名人書畫、古籍封面等,打印到T恤衫、帆布包等物品上。
在揚州博物館,觀眾可通過VR技術,體驗古代雕版印刷的全過程:戴上VR眼鏡,瞬間“穿越”到宋朝,走過一段繁華的古代街道。在雕版印刷書坊里,變身為書坊里一名學徒,由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傳授備料、雕刻、印刷、裝幀等步驟。
“體驗者戴著VR眼鏡移動手柄,可以感受到書坊忙碌的氣氛,同時在旁白中學到印刷的歷史,在幫忙打雜中體驗所有的制作流程。”博物館工作人員張晨介紹說。更有意思的是,在這個小型VR影院,大屏幕畫面和體驗者通過VR看到的畫面同步,博物館的老師可根據進程隨時指導體驗者如何操作。
AR、VR技術的加持,讓更多傳統(tǒng)文化獲得新的生命形態(tài)。在徐州博物館,游客戴上AR眼鏡,金縷玉衣、豹形銅鎮(zhèn)等清新古樸的大漢文物通過3D動畫逼真呈現;在南京大報恩寺遺址博物館,借助VR技術,觀眾可以穿越到600年前,看到琉璃塔在數字世界里“奇跡重生”,并且與歷史人物對話,身臨其境感受琉璃塔的魅力……
“博物館+”,創(chuàng)新活動讓文物“講故事”
如何讓文物“活”起來?博物館探索“博物館+”模式,讓文物“講述”中華傳統(tǒng)文化故事。
“這叫‘雕漆龍福祥云寶座’,是清代皇帝的專用坐具,也是清代晚期江南、揚州兩淮鹽政的貢品。這個寶座的漆有什么特點呢?你們看,整體為紅漆,中心及背面、扶手用黑漆,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?”南京博物院志愿者對參觀的孩子們循循善誘。參觀完展覽,孩子們回到教室,了解中國漆器的起源及其發(fā)展歷程。課程最后,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手工環(huán)節(jié)——制作一款多彩漆盒。
像這樣傳播傳統(tǒng)文化的“公益文化課”,南博每周都要舉辦。比如,在展廳找尋不同歷史時期的古硯,認識“端、歙、洮、澄”四大名硯;走近與夏至相關的文物,動手組裝一只“日晷”模型;參觀不同時期的青花瓷,動手做一個“青花瓷花園”……每周活動內容剛發(fā)布,名額就被搶光。“孩子們不僅能從中體會到中國古人的智慧,還會把作品帶回去跟家人分享,起到二次傳播甚至多次傳播的效果。”南博社會服務部主任許越說。
“古籍探秘”是南京圖書館重點打造的品牌活動之一,已成功舉辦“小小古籍修復師”“走近《四庫全書》”等30多期主題活動。“‘小小古籍修復師’活動主要針對中小學生,孩子們到古籍修復中心參觀,老師給他們講解并示范古籍是怎么修復的,最后孩子們自己動手體驗線裝書制作和刷版。”南京圖書館歷史文獻部主任陳立認為,“參與這樣的活動,會讓孩子們記憶深刻,同時更好地學習保護、傳承寶貴的文化遺產。”
南京六朝博物館最近發(fā)布“從南京到北京&從南朝到北朝”夏令營活動,活動期間將帶著孩子們到北京殿宇壇廟間、大街小巷中尋找城市間的異同;到河南鄭州、洛陽,打卡國寶、考古探方、欣賞石窟等,探尋中原文化、感悟華夏文明。
六朝博物館公共服務部主任李舟告訴記者,南京六朝博物館還推出“考古六朝·雙城記”等研學活動,每次活動都引發(fā)報名熱潮,通過在城市實地探訪,和文物古跡親密接觸,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、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。
江蘇蘇訊網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本網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