院士領銜 南大首屆“科學之光”五門通識課開課
南大首屆“科學之光”五門通識課開課
(記者 舒越 文/攝)“這是一場學術的盛宴,希望南大的同學們能夠從名家名師身上感受科學精神、科學風范……”10月10日晚,南京大學仙林校區(qū)第二教學樓燈火通明,首屆“科學之光”通識課程正式開課。兩位中國科學院院士邢定鈺、祝世寧以及教育部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陳鵬飛分別帶來主題為《物理改變世界》《微結構光子技術》《認識宇宙》第一課。
院士首講!來晚了只能搬凳子坐后面
晚上6:30,夜色漸深,現(xiàn)代快報記者走進304教室時,里面已經(jīng)坐得滿滿當當,后到的學生只能從外面搬凳子坐在后面聽。開課儀式上,中科院院士、校長呂建為邢定鈺院士、祝世寧院士、陳鵬飛教授頒發(fā)南京大學首批“科學之光”首席教授聘書,并和同學們親切交流。
△邢定鈺院士
△祝世寧院士
“同學們,‘科學之光’通識課是今年南大的首創(chuàng),這無疑是一場學術的盛宴,希望你們能夠從名家名師身上感受科學精神、科學風范。”呂建對同學們說,你們從中學考進南大,要敢于突破知識界限,勇于追求真理,傳承南京大學與時代同呼吸、與民族共命運、謀國家之強盛、求科學之進步的光榮傳統(tǒng)。南京大學會為同學們提供全面的支撐,在傳授知識的同時,涵育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(yǎng),幫助大家成長為一個未來能擔當重任的全面的人。
△呂建校長
呂建提出,希望通過“科學之光”系列課程,讓科學這道光,照進同學們心里,幫助同學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,樹立遠大理想;希望同學們在高水平教師的引領下,感受科學價值,發(fā)掘科學興趣,培養(yǎng)科學精神,提高創(chuàng)新能力,未來成為為國爭光、為民族復興大業(yè)作出貢獻的棟梁之才。
據(jù)悉,“科學之光”項目是南京大學“三元四維”人才培養(yǎng)新體系的一個重要育人項目,也是通識教育改革的重要改革內(nèi)容之一。“科學之光”通識課鼓勵學科交叉、面向未來的前沿科學研究,開設了如光電信息、天文宇宙、地球資源、智能與大數(shù)據(jù)、新能源、化生醫(yī)藥等學生較為感興趣的科學前沿領域。
近距離感受科學魅力,今年有5門課程開課
“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,又是研究天文物理的科學家獲獎,為什么諾獎對天文情有獨鐘?這反映了學科發(fā)展的一個趨勢,人們視野越來越開闊,胸懷宇宙,可能也同時回答了《小歡喜》中‘你為什么非要上那個南大’的疑問,因為南大天文是全國第一啊!”幽默的語言加上深入淺出的天文知識,一堂課笑聲、掌聲不斷,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陳鵬飛因此“圈粉”無數(shù)。
△陳鵬飛教授
有意思的是,這節(jié)課的受眾并不僅僅是教室里的南大同學,全國5000多個高中班級通過直播同步在線聽講,近距離感受科學魅力和學術大咖風范。記者了解到,“科學之光”通識課將面向南京大學重點生源基地不定期開放課程直播,讓中學生能跟著院士“天團”上課,感受南京大學的大師魅力,這是南京大學推進“零年級計劃”舉措之一,探索中學和大學拔尖創(chuàng)新人才銜接培養(yǎng)的育人路徑,推動大學優(yōu)質(zhì)教育資源向中學延伸、共享。
據(jù)介紹, “科學之光”通識課面向大一新生開設,教學模式為“1+N+L”,1位院士或教育部“長江學者”特聘教授等理工科資深教授領銜;N位高水平教師加入組成教學團隊。教學內(nèi)容主要基于老師們近期主持或參與的重大科研項目、做出的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科研工作或者近期發(fā)表在頂級期刊的科研成果;Lab參訪。每門課程除開設系列講座外,還會組織學生參訪實驗室,在實驗室里開展研討、實踐等活動。
2020年秋季學期有5門課程開課。6位院士、25位長江學者、國家杰青等高水平教師參與授課,10多位青年教師或博士組成助教團隊。明年,科學之光系列課程將全面鋪開,供學生選修。
江蘇蘇訊網(wǎng)版權及免責聲明:凡本網(wǎng)注明“來源:XXX(非江蘇蘇訊網(wǎng)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 如因作品內(nèi)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(wǎng)聯(lián)系的,本網(wǎng)按規(guī)定給予一定的稿費或要求直接刪除,請致電025-86163400 ,聯(lián)系郵箱:724922822@qq.com。